所云观其脉症,知犯何逆,以法治之,则寒热温凉,衰之以属,随其攸利之谓也。复用“此”字须着眼∶妄治之后,内无津液,阴阳岂能自和?
结胸与痞,俱是热症。 然症不在表,不当用桂枝;症不在里,不当用承气汤。
汗为心液,汗多则离中水亏,无以济火,故烦。 如前军无纪,致内乱蜂起,当重内轻外,因有五苓、十枣、陷胸、泻心、抵当等汤也。
伤寒两感,半属于阴,半属于阳,脏腑俱受病。阳明始虽恶寒,二日即止,即不恶寒而反恶热,此亦病伤寒而成温之一征也。
或下之而仍不汗喘不止,其阳气重也。盖烦躁是阳邪,伤寒之轻者有之,重者必呕逆矣。
愚谓先以脉论,夫中风脉浮紧,伤寒脉浮缓,是仲景互文见意处。一日二三度发,是邪无可容之地,正胜邪却,可弗药也。